人民币汇率破“7”了,有哪些影响?
导读:2022年以来,中美利率呈反向走势,美联储采取紧缩货币政策,高幅度加息和缩减资产负债表,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 在微信热榜中,近期人民币汇率破'7‘’,日内跌幅超500基点,创下2020年来新低引发市场热议,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 美元进入强势周期,非美货币普遍承压 美联储采取加息和缩表的紧缩货币政策,使得美元不断走强,而非美货币在强势美元压力下,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贬值,这也是美元加息周期带来的常态影响,不必过分解读。 以往美联储加息都是25个基点,但是现在都按照50个基点和75个基点,进行了高幅度的加息,来控制美国经济通胀问题,等于向全球市场输出自己的通胀,这使得全球新兴经济体都面临比以往更大的经济冲击,汇率的波动也会比以往更大。 人民币汇率贬值加速,还在于中国经济修复预期的变化 疫情以来,中国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带动全球贸易增长,而人民币汇率也在中国经济复苏和增长支撑下,不断走强,并且吸引了大量外资增城人民币债券和相关资产。 但随着全球经济进入衰退和通胀周期,海外市场都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迹象,需求萎缩。 而欧洲能源危机下,欧洲央行也在不断加息应对能源经济通胀风险,中国则通过降准降息的方式,阶段性刺激经济,稳定实体经济发展,而不是刺激金融市场,跟美国利率走势呈反向,也意味着经济周期的反向。 而海外市场和国际机构对于中国经济后续的修复预期也发生了变化,担心全球经济衰退下,中国经济修复能力下降,无法支撑全球经济增长。 投资市场对于经济修复不计预期担忧,加上部分国际资本选择减持早期持有的人民币资产,使得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 综上,在这两方面因素的主导下,人民币汇率短期还会承压,中美利差倒挂会越来越大,汇率波动幅度加大了。 但人民币汇率不会一直单边下跌的,之前央行的外汇降准,其实就是应对外循环经济带来的冲击,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对冲海外市场萎缩的冲击,后续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双边波动,宽幅震荡走势。 国内经济修复预期只是放慢了,但没有像海外市场那样衰退,随着后续稳定预期和经济增长目标兑现,人民币汇率会逐步趋稳。 而且人民币汇率适度贬值,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可以提高竞争力,财务情况也会得到改善,不必过分担忧。 |
2019-01-10
2019-11-14
2018-11-20
2019-11-13
2019-01-10
2019-11-14
2018-06-24
2019-01-10
2019-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