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链视界

关注数字经济、区块链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链视界 门户 Web3
来自: 深潮CryptoFlow

Quest3:从任务场景入手,汇聚Web3流量的蓝图与野心

对初入Web3的新手而言,怎么才能参与项目相关的营销活动?

完成项目发布的任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了解产品的同时,往往还能获得奖励。

前阵子以太坊L2网络Optimism的空投,就让持续参与过交互的用户们获得了相当可观的OP收益。

而行业内的老手们,却习惯将做任务称为“肝任务”。

之所以戏称为“肝”,还是因为在做任务的时候,用户像工具人,存在大量分散、重复、机械的操作环节。这个过程中的体验自然不会太好。

另外Web3里的信息更纷杂,用户时间更值钱,注意力也更难集中,很难挨个关注项目的任务信息。

当任务成为Web3项目必备的营销手段时,在做任务这件事上,有没有体验更好、效率更高的方法?

最近火热的Gitcoin第14轮捐赠项目里,Quest3就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一个Web3原生的广告平台,通过任务投放帮助项目方获取更多用户,同时也帮助用户获取更多的奖励。

作为连接用户和项目的桥梁,这类平台不仅充当任务发布工具,更有可能成为Web3世界的流量入口:用户从平台出发,了解不同的项目活动,产生不同的交互行为。

而拥有流量的预期,将会给业务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和玩法。恰逢7月上旬Quest3即将发布Beta版本,产品全貌也呼之欲出。

Quest3的实际体验如何、是否有持续关注的价值、用户是否能获得更多奖励,在这里你将抢先一步找到答案。


无门槛准入,为更多Web3组织开启营销大门


用户能看到哪些任务和活动,实际上依赖于事先进行的任务设计;因此“肝任务”的繁琐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务设计形式。

围绕着任务发布和任务领取,Quest3的产品被分为了B端和C端。我们可以先从B端来看看产品特点。

对于B端产品,从设计逻辑上来说,我们关心的重点其实是:谁可以发布任务?可以发**么样的任务?

在“谁可以发布任务”这个问题上,一个先入为主的答案必然是“项目方”。

在常用的兔子洞和Project Galaxy等平台上,时常可以看到项目方们发布的任务,如学习一次DeFi的交互,或是参与一次讲座活动等。

但想要在这些平台上发布任务是需要门槛的,事先需要填写申请表并等待平台审核。

这种先验证后发布的设计,可以筛选大项目,但也将其他人拦在了门外。
除了大项目,整个Web3中小到独立的个体,大到KOL、社区和DAO,他们在自己有限的能力边界内,都需要去影响他人并进行推广。

而Quest3在门槛设计上更为开放。在B端版本中,任何人都可以无门槛地发布任务。

这也就意味着,仅需一个钱包即可连接到Quest3的B端。随后在创建社区的选项中,填写社区名字和域名即可进行后续任务发布的操作。

图1:B端创建社区页面

无门槛≠无条件。

用户不会无条件地相信项目资料的真实性。为了增加可信度,你可以为所创建的项目或社区绑定更多的社交账号。

图2:B端社媒绑定页面

更为重要的是,在发布任务时往往涉及到用户完成任务之后的奖励。Quest3会要求你发布正式的任务之前,将指定的通证存入Vault(金库),以便后续用户完成任务之后能够领取奖励。

图3:B端发布任务前的验资提示

这是种有条件“验资”设计,用以判断你是否有能力满足声称的任务奖励。对于大的项目方,他们自然可以发布更大金额的任务奖励;而对于长尾的KOL、小组织和DAO,他们也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发布任务奖励。

一个可以预见的效果是,大项目会成为标杆,吸引大量用户进入Quest3做任务;而用户量增加之后,平台上的中小型组织,发布的营销任务也会逐渐被用户看到。

这将有利于抓住长尾市场的宣传需求,而这也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数任务平台所不具备的设计。

在降低了发布任务的门槛后,Quest3同样对发布任务的形式和效率进行了优化。

整个Web3中的任务实际上就2种:链下的和链上的。前者大部分是对项目社交媒体账号的关注和点赞等,后者则涉及到链上的交互、加密资产的存入以及快照等。

而目前对应的常见做法是,链下任务通过其他的营销工具来检查用户是否完成,链上任务则需要检查用户的地址是否产生了相关的交互行为。

这也是用户觉得“肝任务”麻烦的原因之一:一个项目的活动,需要跑不同的地方做检查和验证,相对费时费力。

Quest3便捷地将链上下的任务整合到了一起。

链上交互行为有钱包的地址、交易和交互记录做支撑,可以自动对完成结果进行识别;

对于链下推特和Discord等社媒相关任务,Quest3能够自动验证用户的关注或者点赞行为是否完成,而无需再去借助别的工具来检查用户是否完成了任务。

同时这也意味着,营销人员不必再人工的核对钱包地址和奖励发放是否匹配,对B端的营销效率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提升。


图4:B端链下与链上任务整合界面

另一个有趣之处在于,Quest3还提供了一种“工作量证明”的链下任务模板:上传某个链接或者文件,来证明用户完成了某件事。很显然这是一种更加自定义化的任务设计,有利于B端开发出更多鼓励用户发挥创造性的任务。

用户体验的一小步,粘性与流量的一大步


对用户来说,是否会使用一个任务平台,效率和体验是关键。

常撸毛的用户对gleam肯定不会陌生:

弹出一个表单,逐项列出了你需要关注、点赞、加入的推特账号、推文或者是Discord服务器,并逐项检查你是否完成了任务。

这里面的关键问题是,在做任务的时候效率并不会很高。任务的检查操作十分繁琐,比如在Gleam里挨个检查任务之后,其他链上交互任务又要去其他地方完成。


图5:Gleam任务界面和Quest3 C端足迹对比

面对问题,Quest3往人性化这个方向上更进一步:

链上下任务的整合,用户仅需Quest3一个平台就可以自动验证所有类型的任务进度,无需跑不同的网页检查完成情况

图6:链上下任务之后都可以在Quest3中自动检查

同时在社区界面,用户做任务的历史及相应的奖励情况被自动归集成足迹,形成了一条做任务的时间线。类似游戏中的成就系统,用户可以方便地回溯自己完成的任务情况,增加了成就感和粘性。

此外Quest3还对任务设计了“声望系统”(Reputation):例如用户完成某个项目发布的任务,会获得专属于这个社区的名声奖励。这也就意味着社区中某个用户的名声越高,越能证明其元老身份和忠实程度

这些设计实际上都具备一种趣味化和游戏化的特征。用户在任务里投入了时间,做任务虽然本身确实是利益导向,但如果过程能够更加便捷,观感能够更加友好,结果上能够更加有成就感,体验自然会更好。

图7:Quest3 C端任务领取页(Beta版本)

而在用户体验上迈出一小步,很有可能会让用户粘性往前走一大步。

SBT,解锁未来数据收益的关键钥匙


除了当前任务体验的优化,Quest3在产品设计上还有更多面向未来的考量。

SBT(Soulbound Token)——灵魂绑定代币,这个由V神提出的概念也被运用到了Quest3的任务场景中:用户完成任务后,项目或Quest3也会对用户发出SBT形式的“成就奖励”NFT,用以表彰用户的付出。

之所以称为灵魂绑定,是因为这些NFT与用户的钱包地址强绑定,一经发出便不可转让和出售。从用户视角看,SBT增添了专属于自己的成就感和纪念感。但其带来的价值,实际上却远不止此:

与钱包绑定的SBT们,构建了用户在Web3世界里的历史行为标签,蕴含着更多有关用户身份、偏好、联系的数据价值。


具体来说,Quest3可以将平台上SBT发放的情况封装成SDK开放出去,供其他应用分析和调用。

例如一个新的GameFi项目希望获客,可以分析曾经在Quest3上有哪些用户被发放过Gamefi相关的SBT,进而有针对性的对这部分用户进行营销活动。

而用户在Quest3上,对自己的SBT拥有访问权限控制,可以选择有条件的开放SBT。当他人想要调用、分析或是发放广告时,需要支付给用户一定的费用,这也就形成了用户自主的数据收益权。

更为重要的是,Quest3背后的Hogwarts Labs,目前仍在持续构建更多Web3应用。SBT则更像是一把解锁应用间价值互通的钥匙:当链上信息流动的成本因SBT的存在而大大降低时,用户的行为数据可以方便地导入到自家不同应用中,从而更加精准的发现、锁定和拓展具有业务交集的用户,形成联动效应,最终做大整个产品生态。

而这种生态壮大所带来的收益,远比单个应用的成功要大得多。手握SBT这把钥匙的Quest3,也许才刚刚迈出第一步。

争夺Web3广告平台王座,Quest3突出重围


从目前放出的Beta版来看,Quest3的产品体验可圈可点。

但广告平台这个赛道,竞争也同样激烈。想要突围,必然需要差异化和独特性。

而Quest3的这份独特性,与Web2的广告平台相比,显著的体现在商业模式和数据归属上:

无论是字节跳动的穿山甲、百度的凤巢、腾讯的广点通,巨头们的广告平台,无一不是在产品积累了庞大用户数据后,开放给广告主实现盈利的。

这里面,用户似乎没有多少对数据的自主权,也不会因为自身的数据被开放出去得到收益,流量集中也导致了收益独占。

Quest3这类Web3产品很大的不同是,链上数据从源头上是归属于用户自己的。而SBT的设计也使得用户有能力向广告主索求收益,Quest3作为平台仅提供广告(任务)发布的场所,用户是否接收广告、是否开放链上数据给广告主,决策权在自己手上。

这就意味着Quest3在做广告平台时,选择了一条与传统Web2完全不同的路:不试图掌控用户的数据,而是通过quest to earn来吸引用户,而众多Web3项目方们也天然有营销获客的需求,利用发布任务的手续费来实现盈利。

而在Web3的世界里,前有兔子洞和Project Galaxy, 它们的产品功能在本质上与Quest3趋于一致:都是发布任务的营销平台,用户都可以在平台上完成任务并归集奖励。

常见的Gleam也不容忽视,毕竟大量的链下任务目前都靠它完成。

平台来的越早,网络效应越强,想要改变用户习惯让他们去使用另一个平台,必须要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Quest3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基于几个平台的现状,可以来做个横向比较:

任务类型上,Project Galaxy(下称PG)与Quest3都支持链上下任务发布,但PG的链下任务尚不能在平台上自动验证,且一定程度上需要Gleam的结果和其他凭证数据做辅助;而Quest3则可以自动验证链下任务,从提升营销效率的角度来看更胜一筹。

任务发布门槛上,PG、兔子洞和Gleam都需要与具备一定规模的项目方合作,并不支持长尾市场。Quest3没有门槛限制,理论上任何人都可以发布任务,而不在乎规模大小。

*PG里存在OAT token奖励(成就令牌),性质与本表中定义的通证(如USDT)不同

综合来看,自动化链上与链下验证 + 无门槛准入确实是现阶段Quest3相对突出的竞争优势。

前者可以显著提升发布和完成任务的体验,后者则增加了用户的广度。

基于竞争优势,Quest3可以进一步在争B端资源上发力:

如果Quest3产品体验更加优秀,任务模板更好用,在B端市场上将会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议价能力。

一些火热的项目如果只在Quest3上发布任务,作为吸引用户的关键标杆,势必会在争夺用户的竞争中获得巨大优势。

在7月下旬,Quest3将会邀请50家项目在平台上发布任务,进行联合营销活动。其中知名的项目有CyberConnect、MaskNetwork、SafePal、NFT Track、DAOSquare、Mexo、DAS和EPNS等。活动将以“寻宝”为主题,用户根据藏宝图上提示的线索,完成不同的任务,逐渐发现隐藏的“宝藏”。


和进入Gitcoin第14轮捐赠项目名单一样,这同样也是一个让用户对Quest3产生fomo情绪的点。

早期参与者少、高奖励的预期、知名项目的加入,都会让用户产生积极参与的念头。Quest3的营销启动不成问题,但潜在的风险则来自于竞争对手们:

竞争是一场无休止的长跑,PG和兔子洞们也在不断地更新功能,目前看Quest3暂时具备竞争优势,但也还需要持续加速。

我们无法对竞争结果进行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平台间的竞争将会使用户和行业受益。

在比拼奖励额度和产品体验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了解使用Web3产品,最终会增加整个行业的用户量。

从工具出发的战略布局


Web3的广告平台尚在起步阶段,覆盖人群相对Web2来说并不多,目前也仅能够简单的发布和完成任务,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小工具。

但这可能并不是广告平台的最终形态。

当用户量持续扩大时,流量给平台带来的价值会创造出更多的业务形态和市场空间。回看Web2中的字节跳动,正是在获取了多个内容App的巨大流量之后,在广告业务上迎来了爆发性增长。

这也让我们有理由期待像Quest3这样的广告平台,后续在增长上的潜力。

无论是对链上链下任务的整合,还是增加用户做任务的体验感,Quest3目前在做的,都是为了争取更多的用户和项目方,进而提高平台的整体流量。

而一旦用户体量达到了一定规模,Web3广告平台就不再只是一个工具,背后有更多关于去中心化身份、链上行为分析和生态联动的文章可以做。这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远比工具本身要大得多。

往更远的地方看,如果Quest3能够通过SBT,根据过往链上行为数据和交互情况,去分析用户偏好,再将数据导入生态中的其他产品会怎么样?

在“移动端优先”的设计思路下,如果Quest3以APP的形态进入到拉美、非洲等地区,去捕获蓝海市场中更多收入欠佳的用户。

“Quest to Earn”的模式是否会变成新的爆发点,引导更多增量用户进入Web3的世界?

Web3的世界瞬息万变,叙事升级也在不断上演。

今天从工具出发的Quest3,明天又可能进化出哪些新的功能和场景?

广告平台的战争,胜负可能未定,但未来必定可期。

(扫二维码 入群交流)

相关阅读

上一篇:
比特币熊市简史发布时间:2022-07-11
下一篇:
押注Web3:日本加密市场观察发布时间:2022-07-11
区块链百科
微信扫码
行业动态资讯早知道

Copyright © 2022 链视界 粤ICP备2021100744号   Designed by 链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