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链视界

关注数字经济、区块链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链视界 门户 资讯
来自: Unitimes

NFT,一种新型社交网络

最近,这种头像无处不在:


如果你还不知道这是啥的话,这个绿色的家伙是一个 CryptoPunk (加密朋克)。CryptoPunks 是 24 x 24 像素的艺术 NFTs (非同质化代币),总共只有 10,000 个。CryptoPunk 是由 Larva Labs 团队早在 2017 年 6 月创建的,可谓是元老级的 NFTs。随着现在每小时都会有新的 NFT 项目出现,CryptoPunks 就其存在时长而言是稀缺且有价值的。

因此,随着 NFT 价值在过去几周飙升,CryptoPunks 引领了这股潮流。最贵的一个 CryptoPunk 头像在今年 3 月份卖出了 4,200 ETH 的高价,以今天的价格计算,相当于 757 万美元。如果你现在想给自己买一个 CryptoPunk 头像,最便宜的也要 51.85 ETH。这是目前 CryptoPunks 的「底价」。以这个价钱,你可以买到一个更加普通的 CryptoPunk,而要购买稀有的 CryptoPunk,就像上图这个看起来像是外星人或者僵尸的绿色家伙,你需要支付更多 ETH。

关于 CryptoPunks 需要知道的其他一些事情:

拥有一个 CryptoPunk 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就像拥有一辆法拉利或一个昂贵的手提包一样。

CryptoPunks 的持有者们使用它们作为他们在社交网络上的头像。

将一个不属于你的 CryptoPunk 设置为你的头像是会令人唏嘘的。

但上周末,数百人将他们的头像换成了同一张看起来像僵尸的 CryptoPunk 头像 (见下图),这个 CryptoPunk 在上周五的拍卖会上以 1201.725 ETH (375万美元) 的价格售出。没有人会对如此多的人同时将它设置为头像而感到不悦,因为他们共同拥有这个头戴派对帽的 CryptoPunk。

图源: Chuck Anderson

为何会如此呢?在上周五的拍卖中,有 478 人在 PartyBid 上面联合起来竞拍这个 CryptoPunk。PartyBid 是一个由 Anish Agnihotri 和 PartyDAO 团队创造的新平台,旨在让人们组成团队来竞拍 NFTs。因此,这些人通过集中他们的资金去竞拍这个价值数百万美元的 CryptoPunk,以对抗富有的鲸鱼大户。他们称自己为「Party of the Living Dead」(活死人党)。最后,他们在拍卖中赢了!(编者注:根据 PartyBid 平台的说明,如果拍卖获胜,那么所有出资人都将获得该拍卖所得的 NFT 的部分所有权。)PartyBid 使 NFTs 更具社交性,通过一种类似派对的方式,让数百人有机会能够一起购买、持有和管理昂贵的 NFTs。该平台的社交属性从其网站就可以明显看出来,鼠标光标和评论会实时地在网站上飞来飞去 (如上图所示)。随着上周五的拍卖继续,数以百计的人以鼠标光标和表情包的形式在上面集结。这很难用语言来描述;你从上面这张截图中就能明白,你也可以亲自去该网站上看看。

就像僵尸一样,NFTs 本该没有生命。那到底怎么回事儿呢?

我有个理论。

上周四晚上,我参加了 Sriram Krishnan 和 Aarthi Ramamurthy 在 Clubhouse 平台上的《Good Time Show》,与 Gabby Dizon (YieldGuild)、3LAU、Donnie Dinch (Bitski)、Jarrodd Dicker (The Chernin Group)、Jon Lai (a16z) 和 Jesse Walden (Variant) 讨论「Metaverse」(元宇宙)。

读者们应该对「元宇宙」并不陌生。在过去的几周里,「元宇宙」已经成为主流。Matthew Ball (风险投资人) 已经对此发布了9篇系列文章[1];Satya Nadella (微软 CEO) 也谈到了企业元宇宙;在过去的几周里,Mark Zuckerberg (Facebook CEO) 和他的同事们已经说了无数次「元宇宙」了;Ben Thompson (著名分析师) 也写过一篇关于「元宇宙」的文章[2]。

NFTs 显然将在「元宇宙」中承担重要角色。当一切都数字化的时候,证明你拥有某样东西并能够在互联网上随身携带它将是关键。但本文并不是要讲述元宇宙。这是一篇关于社交网络的文章。

在《Good Time Show》的对话中,Jarrod Dicker 提到了 Web3 中社区和地位的重要性,这让我引发了一个想法:NFTs 符合 Eugene Wei 在其《Status-as-a-Service》(社会地位即服务) [3]著作中阐述的成功的社交网络需要满足的许多标准。

在完整的元宇宙到来之前,已经有一些比 NFT 图片更大的事情发生了。NFTs 越来越像是一种新型社交网络,凌驾于其他社交网络和社区之上,有点像「超级宇宙」(Superverse)。在评估社交网络这方面,没有什么比  Eugene Wei 的《Status-as-a-Service》一文中提出的框架更好的了。

01. 社会地位即服务

Eugene Wei 曾是亚马逊、Hulu、Flipboard 和 Oculus 的前产品负责人,是互联网上最好的科技评论家之一。几乎他写的所有东西都成为了经典,而他在 2019 年 2 月撰写的《Status-as-a-Service》[3]可能是他最好的作品。

那篇文章的篇幅让本文自愧不如。该文共计有 19,825 个词,如果你还没有读过这篇文章,我强烈建议你去阅读,但是现在,我将总结一些与该文章相关的要点。

Eugene Wei 以两个原则开始他的论述:

人类是一群追求社会地位的猴子;

人类会寻找最高效的途径来获得最多的社交资本 (social capital)。

虽然这两点都是毫无争议的说法,但 Eugene Wei 认为,我们并没有从社会地位或社交资本的维度来分析社交网络。不像金钱,可以用数字来衡量和分析,Eugene Wei 表示:

在很多方面,社交资本是金融资本的主要指标,因此社交资本的本质需要更多的审视。它不仅是一种良好的投资或商业实践,而且通过分析社交资本动态,可以帮助解释所有看似非理性的线上行为。

Eugene Wei 使用了不到 1000 个字,并且是在 NFT 狂热爆发的整整两年之前,就无意间为分析当前 NFT 领域正在发生的事情奠定了基础。NFTs 模糊了社交资本和金融资本之间的界限,正如媒体们迅速指出的,花数千或数百万美元购买来购买这些 NFT「图片」是非理性的。

那些否定 NFTs 的人所犯的错误,与 Eugene Wei 认为人们在分析社交网络时所犯的错误一样:忽视了社交资本的重要性。传统上,人们使用梅特卡夫定律 (Metcalfe’s Law) 来解释推动社交网络的网络效应:“一个网络的价值与系统连接的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也即是说,根据梅特卡夫定律,一个社交网络拥有的用户越多,该社交网络对每个新用户的价值就越大。

但问题是,梅特卡夫定律并没有很好地解释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事情。根据梅特卡夫定律可以预测,无论哪个网络先发展壮大,都将成为对每个新用户最有价值的网络,从而不断建立起不可逾越的领先优势。但 Facebook 战胜了 MySpace,而 Instagram 和 Snapchat 又从 Facebook 那里抢走了年轻用户的关注。可以看出,人们的偏好并不能被清晰地捕捉到。

这并不是说网络效应和梅特卡夫定律是错误的,只是它们没有抓住人们使用社交网络的原因,不仅仅是出于单纯的效用性。因此, Eugene Wei 提出了一个新的框架,将社交资本 (social capital) 添加进来,以此来分析不同的社交网络的优劣势。

图源:Eugene Wei

Eugene Wei 从三个维度来评估社交网络:社交资本、娱乐性和效用性。在其文章中,Eugene Wei 主要关注的是社交资本和效用性。

效用性 (utility) 相对容易理解。如果你能够在 Quora (类似于知乎) 平台上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者能够在 Facebook 上很容易联系到你丢失了电话号码的高中好友,那么这些产品就是在为你提供效用价值。

另一方面,社交资本更难定义,它依赖于能否创造一种「成功的社会地位游戏」。为了解释为什么一些新的社交网络成功而另一些失败,Eugene Wei 使用了一个比喻:加密货币。

Eugene Wei 表示,新的社交网络在四方面类似于 1CO (首次代币发行):

每个新的社交网络都会产生一种全新形式的社交资本,就像是发行一种新的 Token (代币);你必须展示出自己的工作量证明,才能赚取该 Token;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每个新社交网站上挖出新 Tokens 变得越来越困难,从而为该 Token 创造出一种内置的稀缺性;很多人,尤其是年长者,对于社交网络和加密货币都嗤之以鼻。

这是一个很好的比喻。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以比特币和 Twitter 进行比较为例:

比特币发行 btc;Twitter“发行”关注者 (followers,也即粉丝)。

矿工因为保护比特币网络而获取 BTC 奖励;Twitter 用户可以通过发布不超过140/280个字符的诙谐、有趣或令人激动的推文就能获得关注者。

现在挖 BTC 的成本比以前更高,而且在 2100 万 BTC 全部挖完之前,挖 BTC 的难度还会继续加大;在 Twitter 的早期,你可以通过发推文说你午餐吃了什么就能获得关注者,而现如今,人们已经转向发布一连串推文 (threads) 来吸引关注者。

第四点不言而喻。

15 年前,比特币和 Twitter 都不存在。二者都是当今的主导力量。它们通过奖励早期采用者,激励他们为网络“工作”,并使挖出新 Token 或者获得新关注者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从无人问津变得大受欢迎。

理解这四点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这场「社会地位游戏」中的“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如果每个注册 Twitter 的人仅仅因为注册就能拥有 100 万粉丝,那么拥有 100 万粉丝就不会带来任何的社交资本。正是因为百万粉丝数量难以获得,这才使得粉丝量变得有价值,而为了获得粉丝而需要付出的工作量证明为其创造了一种稀缺性。

撇开娱乐性不谈,Eugene Wei 谈到了社交网络可能遵循的 5 条曲线,其中 4 条是社交资本与效用性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表现出不同的权衡:

图源: Eugene Wei

第一条曲线:先「效用性」,后「社交资本」。也即社交网络的用户“为了工具而来,为了网络而留”。举个例子,Instagram 最初是作为一个简单的照片编辑工具吸引用户的,后来成为一个基于照片的社交网络,人们在上面建立了大量的关注者和业务。

第二条曲线:先「社交资本」,后「效用性」。Eugene Wei 表示,Foursquare、维基百科、Quora 和 Reddit 都是先通过承诺为人们带来社交资本以让人们做免费的工作,然后成为大众的实用工具。

第三条曲线:只有「效用性」,没有「社交资本」。比如,即时通讯类 Apps 在用于与你认识的人进行沟通这方面非常有用,但并不能真正帮助用户建立社交资本。

第四条曲线:有「社交资本」,但只有很少的「效用性」。Eugene Wei 将 Facebook 归为这一类,他提到他的许多朋友停止使用 Facebook 并没有影响他们的生活 (对于我来说也是如此,我猜对于你们中的许多人来说也是这样)。

最后,第五条“圣杯”曲线,即社交网络同时为用户带来社交资本和效用性。Eugene Wei 以中国的应用微信 (WeChat) 为例,微信将类似 Facebook 的朋友圈动态 (社交资本) 与大量实用功能 (效用性) 相结合。对此我曾写道:

人们使用微信给朋友发信息、购物、阅读新闻、玩游戏、在实体店付款……几乎所有你可以在手机上做的事情,你都可以在微信上做。

微信从一开始就创造了社会资本和效用性的杀手级组合,这在西方还尚未被被复制。

尽管如此,Eugene Wei 指出,即使社交网络遵循了适当的曲线,也会受到两条「渐近线」的限制,要么会限制该网络的增长,要么导致其彻底失败。

1234下一页

(扫二维码 入群交流)

相关阅读

上一篇:
加密游戏illuvium:探索神兽世界发布时间:2021-08-14
下一篇:
矿机巨头亿邦国际指华铁应急涉嫌三大问题 胡丹锋:已报案发布时间:2021-08-15
区块链百科
微信扫码
行业动态资讯早知道

Copyright © 2022 链视界 粤ICP备2021100744号   Designed by 链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