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链视界

关注数字经济、区块链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链视界 门户 资讯
来自: 腾讯研究院

区块链+司法:打通信任最后一公里|产业区块链破局之路

2019年10 月 19 日,由腾讯研究院发起主办「数字转型策略会」在深圳召开,首期主题聚焦产业区块链,并在会上发布《2019腾讯区块链白皮书》。会上数字资产研究院副院长孟岩、腾讯金融云总经理胡利明、港交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总经理董峰、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财税电子化研究所的执行所长谢波峰以及腾讯法律创新中心负责人吴平平就产业区块链的发展路径发表各自立场和观点,共同破解产业区块链的破局之路。
吴平平在会上讲到,目前数字经济的转型关键是解决数据信任问题,而对此最有发言权的则是各级司法机构。自2012年被确认为独立的证据类型至今,电子证据的数量已在各类司法证据中达到七成以上的比例,由此可推断,未来几年电子证据或成最主流的证据类型。
他强调,区块链由于其自身技术特性可助力打通信任数据的「最后一公里」,一方面建立由电子数据到电子证据的可信通道,定纷止争,构建诚信社会,另一方面促进产业升级,为价值互联网的构建注能,因此,司法行业对区块链技术持积极拥抱态度。目前,至信链和微法院平台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线上诉讼的整体架构建立,未来,至信链也将秉承开放、多元的理念持续为司法行业注能。


以下是吴平平老师的精彩分享: 
要点提要
  • 信任数据问题:数字经济的转型关键
  • 区块链技术在司法场景下的存证优势
  • 回应:司法行业积极拥抱区块链技术
  • 思考:初期落地案例不多的原因?
  • 至信链:司法领域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平台
  • 微法院+至信链:双管齐下助力线上诉讼

谢谢研究院今天请来了这么多行业领域的大咖和专家。刚刚听了四位专家的分享,真的是受益匪浅。也感谢研究院找到了这么好的一个地方,我们在这样一个充满复古书香的氛围下讨论区块链这样一个前沿技术的应用,别有一番意境。正如我今天分享的主题「区块链和司法的结合」,保守谦益的法律与创新的区块链技术,会不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呢?
言归正传,进入今天的正题。今天分享三部分:首先是背景,区块链技术在司法场景是不是伪需求,在司法领域有没有区块链应用的空间?第二,现状,包括法院、产业对于区块链在司法领域的落地是如何回应的?第三,探索,结合腾讯「至信链」司法联盟的实践在这个领域分享一些我们的想法。

信任数据问题:数字经济的转型关键

我们处于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价值)互联网的转型期。在这个转折点,我们认为信任数据的问题非常重要。数据是否得到信任,谁是最有发言权的?就是我们的司法机构,就是我们的法院。因为无论在哪个行业进行区块链的落地,最终这个产品、这个项目如果发生了法律纠纷,需要司法来裁判的时候,数据是否可以被采信,是由法院来裁决。基于此,我们认为,信任数据的最后一公里,是电子数据的法院采信。

那么电子数据的法院采信状况究竟如何呢?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据一项针对2018年2万多件民事案件的分析研究,有73%的案件涉及到电子数据或者电子证据。可能有人问,这个比例是不是算错了,怎么那么高?2012年民诉法和刑诉法修改之后,电子证据才被法律正式确定为独立的证据类型。短短几年,电子证据已经达到七成以上的比例,其实这个比例接下来几年还会更高,因为互联网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比如说,现在民间借贷很多都是线上转账,劳动合同、保险合同等已经逐渐实现电子签约了,更不用提大量知识产权纠纷,都是网上发生的,所以电子证据在接下来几年一定会成为最主流的证据类型。然而,据另一项统计分析,对2012年至今,所有出现电子证据或者电子数据关键词的文书进行检索,得出一个结论,只有7.2%的电子证据被司法明确认定。这一组对比悬殊的数据,这一对比悬殊的数据,站在司法的角度,凸显出当前「电子证据采信率」不高的问题,在产业升级的角度,则凸显出「数据信任」的最后一公里阻塞的问题。

区块链技术在司法场景下的存证优势

我们一直讲区块链要解决价值传递的问题,当纠纷发生的时候,你的价值如何传递?这个矛盾怎么解决?解铃还需系铃人。如果法院本身就把区块链技术应用起来,建立一条基于区块链的由电子数据到电子证据的可信通道,是不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区块链的基本特征是:去中心、时间戳、防篡改、共享、透明。基于这个特征,可以解决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了什么事情,可以被完整记录,并且不可篡改,这恰恰契合了司法对证据真实性的要求。

是不是可以说我们可以用区块链进行一个最初级的应用区块链存证?我认为区块链存证的核心优势是「低成本、高效率」。司法领域既有需求,又有商业模式,所以我们认为区块链在司法领域的落地是非常有前景的。

回到一开始提到的问题,区块链到底在司法领域有没有价值,这个答案就非常明显了。首先,如果把由电子数据到电子证据的通道建立起来,法院对于纠纷的裁判会非常明确,因为我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证据是否真实上面,解决纠纷的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解决纠纷的预期也更加明显,这样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抱着侥幸的心理去违约,这是有利于构建数字诚信社会的。第二点,正因为预期更强,司法解决的效率更高,我们站在产业互联网的角度,打通了信任数据的最后一公里,这为构建价值互联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回应:司法行业积极拥抱区块链技术

既然我们认为区块链在司法领域有广阔的前景,看一下目前的行业是如何回应的。
先看法院,今天我们荣幸请到雨山法院的王伟院长。我跟王伟院长有过很多交流,他本身在区块链领域也非常有研究。法律那么保守,为什么法律人对区块链的热情那么高?在理论界、产业界还在争论区块链到底怎么用,存在巨大争议的时候,最高院已经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认可区块链作为证据收集手段的合理性。三家互联网法院,还有另外部分法院都建了自己的司法区块链平台。

再来看,行业情况,图上是第一批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清单,昨天下午五点网信办已经公布了第二批。在第一批的备案服务里面,有16%是司法的区块链项目。昨天备案通过的309个里面,我粗粗扫了一眼,至少有10%是司法领域的,远远超过了金融科技领域。也就是说,不仅仅是法院,我们的行业和产业已经非常敏锐的意识到在司法领域的区块链应用必须先行。

目前区块链的存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公链锚定的方式。这是杭州互联网法院区块链第一案,原告把自己的侵权证据写在了比特币链上,法院对这个证据写入之后的真实性进行了认可。另外一种更主流的方式是司法联盟链的方式,有法院自建链,包括三大互联网法院建的链,也有社会第三方建的链,形成了非常蓬勃的态势。我们腾讯也在积极参与这样一件事情。

思考:初期落地案例不多的原因?

刚才讲到十几家企业已经应用了司法区块链。司法区块链案例的实际应用情况怎么样?不太乐观。除了刚才讲的杭州互联网法院的第一案,其他法院公开检索的资料,目前不到400个案子的区块链存证在司法领域应用。矛盾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司法那么积极,区块链也积极,为什么出来的案例不多?
一个是时间节点的原因,目前是区块链存证的初级应用阶段。另外一个是供需不匹配,很多互联网法院建了链,但是链上没有有效有价值的数据,另外有条件自建链的法院也是少数,能够管辖、审理的案件数量也有限。基于这个供需矛盾,我们认为,未来司法领域应当存在区块链基础设施。

至信链:司法领域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平台

今年7月10日,腾讯联合中国网安、北明软件公司发布了至信链,旨在打造司法领域的基础设施链。对于这样一个基础设施,有四方面非常重要,由于时间关系,我今天只讲其中一点,即便捷的连接司法通道。


微法院+至信链:双管齐下助力线上诉讼

在连通司法这一块,我重点讲一下「微法院」与「至信链」的结合。中国移动微法院,是腾讯公司与最高院合作的联合项目成果,目前已经在17个省份1500多家法院落地,根据最高院的规划,到今年年底,中国移动微法院要在全国所有省份落地。并且,中国移动微法院已经被最高院确定为移动端唯一的诉讼平台,也是全国唯一一个统一的诉讼服务平台。
我们认为,微法院解决了当事人、律师与法院、法官的连接问题,但是对于证据的连接并不完善,因为我们还需要将证据拍照、扫描发送到微法院上面,流转成本很高、采信率很低。我们认为微法院与至信链的结合,将至信链作为微法院的证据可信通道,才是电子诉讼的完成形态。

最后,至信链将继续秉持多元开放的原则,除了司法存证,我们还将在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签约、至信速裁速审、知识产权维权等多个司法应用方面深入实践,希望更多的合作伙伴能够在这些领域跟我们一起探索。

(扫二维码 入群交流)

上一篇:
微众银行公布五款最新自研应用,进一步扩大开源版图发布时间:2019-11-04
下一篇:
比特币的通缩和通胀发布时间:2019-11-04
区块链百科
微信扫码
行业动态资讯早知道

Copyright © 2022 链视界 粤ICP备2021100744号   Designed by 链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