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链视界

关注数字经济、区块链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链视界 门户 资讯
来自: 链豹财经

支付宝新品“相互保” 区块链下的“免费”午餐?


10月16日,支付宝旗下蚂蚁保险、芝麻信用,与信美相互联手,推出了一款互助型保险产品——“相互保”。


作为一款保险产品,“相互保”对用户来说可能算不上是一款好产品。但是,作为一款区块链下的保险产品,“相互保”却为保险行业开创了一个普惠保险的新时代。


 “相互保”如何保?


目前,支付宝已面向部分用户开放,芝麻分650分及以上且年龄在59岁以下的蚂蚁会员无需交费,就能加入到“相互保”中,获得包括恶性肿瘤(癌症)在内的100种重大疾病的保障,在他人患病产生赔付时参与费用分摊,自身患病也可以一次性领取10万或30万的保障金。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总的来说,“相互保”有三大亮点:免费、先享保障、互助。

 

免费 & 先享保障

 

免费是“相互保”最大的噱头,只要满足:

 

①芝麻分650及以上的蚂蚁会员;

②30天≤年龄<59周岁;

③符合健康告知。

 

就可以,免费加入“相互保”,先享受重大疾病的保障。

 

• 互助

 

互助是指在免费加入“相互保”后,如果有其他加入“相互保”的人出险,就需要参与“相互保”的所有人一起分摊出险人的保障金,而每1个赔付案件的分摊金额不超过0.1元。


也就是说,“相互保”可以“先保障,后交费”,加入的时候不需要付钱,但是每个月都会根据参与人的出险情况,有两次自动扣费。

 

 “相互保”不是一款好产品?


为了充分了解“相互保”,链豹门人深扒了它的保险条款之后发现,“相互保”对用户来说,确实算不得一款好产品。

 

第一,保障年龄的上限为59岁,且保额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相互保”的条款要求,年满59周岁的用户,是不满足加入“相互保”条件的。而在59周岁之前加入“相互保”的用户,会在年满60周岁时自动退保。

 

在保障金额方面,参与者在39岁(含)以下出险的话,赔付的金额为30万元;在40岁至59岁时出险的话,赔付的金额为10万元。

 

根据2016年,中国原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可知,人一生罹患重大疾病的风险,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而无论男女,40岁以后重大疾病的发病概率会快速提升,45岁以前的发病概率约为4.5%,而60岁以前发病概率约为15%,60岁以后的发病概率则达到20%。

 

“相互保”很好的把握了这几个时间节点,把不容易发病的40岁前的保额设置为30万,而在人处于罹患重疾的高风险后,则不予保障了。

 

第二,只保障重大疾病;

 

“相互保”的保障范围为包括恶性肿瘤(癌症)在内的100种重大疾病,不了解保险的人,可能会觉得这个保障是妥妥的足够了。可是,重大疾病在发展成为重大疾病之前,通常是轻度重疾,就像重感冒在发展到重感冒的时候,只是一次普通的感冒一样。

 

轻度重疾往往是比较容易治愈的,但是“相互保”当中却不保障这一项,而如果轻度重疾发展到了重大疾病,10~30万的赔付金额往往是不够治病的。

 

第三,保障期限仅为一年,且不保证续保;

 

“相互保”的保险条款载明,其保障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到期后,用户可选择续保。但是如果发生下列情形之一,则不再接受续保:一是被保险人年龄超过59周岁,二是产品停售。

 

年龄这一项,是一个明确的限制,比较容易理解。但是,“产品停售”这一项就很模糊了。

 

通常,保险产品的停售由三个因素决定:政策、盈利情况、竞争力。

 

• 政策角度:

 

“相互保”是一种新型的保险产品,目前的政策倾向支持,但是保险是一种受政策影响非常严重的产品,如若政策发生改变,那么,停售也并非不可能。

 

• 盈利情况:

 

盈利情况指的是,如果赔偿大于收入,保险公司入不敷出,就会停售一款产品止损,这是一种正常的商业行为。不过,这一项在“相互保”上应该是不会发生的,因为根据“相互保”的设计,赔付越多,它的盈利会越高。

 

• 竞争力: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会有更好、更新的产品被推出,届时,旧款的产品往往会选择停售而更新产品。不过这个对于背靠“大树”的“相互保”来说,上线不到十天就突破千万用户,短时间内也不会发生。

 

第四,费用不明。

 

这可能是“相互保”最不明显的设计了,毕竟“0元加入”给人的感觉是免费的。

 

但是,依照协议,支付宝每个月都会根据所有被保险人的出险情况,有两次自动扣费,将保障金和管理费分摊给每一位被保险人,每个赔付案件的分摊金额不超过0.1元。

 

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

 

据支付宝今年年初的数据,其实名认证用户已达4.5亿,我们假设,这其中有一亿人加入“相互保”,按照45岁之前重大疾病的发病概率为4.5%,那么需要赔付的总人数约为450万人。

 

假设每一个赔付案例的赔偿金额为20万,需要赔付个450万人,那么需要赔偿的总金额为9000亿,再加上支付宝需要收取10%的管理费,则这1亿的参保人,在其参保期内需要分摊的金额为9900亿。

 

再假设,每一个人的平均参保年限为25年,则每一年需要支付的金额约为396元。这个价位和目前市场上相同保额的一年期重疾险相比,还有点小贵。甚至在网络上有人估算,每年可能会花费大约800元的费用。

 

当然,具体需要多少费用,现在暂时还不得而知,只是“相互保”的费用可能并不便宜。

 

 “相互保”:区块链下的普惠保险 

 

尽管从上述种种当中,可以看出,“相互保”可能算不上一款好的保险产品,但是,作为一款区块链下的保险产品,它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首先,结合区块链后,“相互保”具有了普惠性质。

 

“0元加入、先享保障”的理念,让人很容易接受。毕竟不用交钱就可以得到一份保障,觉得不好还可以随时退出,提高了人们对保险的接受程度,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大家都在需要付钱的时候退出,那“相互保”不就没有意义了?

 

这其实是为什么“相互保”是由中心化的权威机构支付宝结合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来推出的原因了。

 

支付宝作为一个已经运营十余年的产品,有阿里巴巴的信用背书,它也承诺,如果所有参保人分摊后仍不足以支付保费的话,剩余保费将由支付宝支付。

 

另外,引入区块链技术,将所有参保人的信息记录于区块链且不可篡改,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信任机制,使得那些只想享受权益、不想履行义务的人不敢轻易毁约,为每个月的几十块钱毁掉自己的信用,这个成本可不低。

 

其次,结合区块链后,“相互保”降低了传统保险公司的运作成本,简单赔付率可达90%。

 

“简单赔付率”指标是计算保险公司或行业同一个周期内的保险赔付支出额与保费收入额的比值。

 

“相互保”在条款中,明确表示会收取10%的管理费,有小伙伴觉得很诧异,收费这么高?


然而这和商业保险的赔付率相比,已经是史无前例了。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在2015~2017年三年间,中国保险行业平均的简单赔付率约为33.4%。相较“相互保”90%的简单赔付率,大家还会觉得10%的收费高么?

 

而“相互保”之所以会有这么高的简单赔付率,得益于其规模化的同时,还通过区块链技术降低了其交易成本。

 

在“相互保”上线不到10天的时间,其参保人数已经超过了1000万,参保人越多,需要每一个人分摊的金额就会越低,再加上区块链技术的加持,保证了参保人信息及交易的真实性,降低了核保成本,使得简单赔付率达到了90%。

 

再次,结合区块链后,“相互保”更加公开透明,打破了保险行业信息不对称的传统。

 

在传统的保险行业当中,参保人的保费交给保险公司,往往不会知道这些钱用到了哪里,也无法知晓保险公司是否有进行赔付的能力,只能通过每一年保监会的统计数据得知,哪家公司的偿付能力尚佳。

 

而“相互保”却把知情权充分地还给了消费者,承诺信息定期公示,并通过区块链技术保证信息不可篡改,这样每一位参保人都可以知道自己花的钱去哪了,也知道自己是有保障的,更知道这些信息是真实可信的,让参保人更加放心,不担心“相互保”赖账。

 

总的来说,结合区块链的“相互保”体现出了普惠、高赔付率、高透明的特质,开启了一个普惠、公开、透明的保险行业的先河。怎么样?你加入了吗?

(扫二维码 入群交流)

区块链百科
微信扫码
行业动态资讯早知道

Copyright © 2022 链视界 粤ICP备2021100744号   Designed by 链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