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链视界

关注数字经济、区块链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链视界 门户 资讯
来自: 链虎财经

ICO市场变种狂欢,137亿美元去哪儿了?


尽管加密货币价格普遍暴跌,但ICO仍在全球版图中疯狂扩散。

 

2018年6月,根据普华永道(PwC)与瑞士加密谷协会(Crypto Valley Association, CVA)共同研究的报告指出,2018年上半年ICO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仅2018年前5个月的ICO规模就是2017年全年的两倍。截至今年5月,全球ICO市场已经筹得137亿美元的巨额款项,而去年,虽然ICO项目多达552个,但只筹得70亿美元。

 

 

ICO市场变种:仍不属于公众


ICO是一种区块链行业术语,是一种为加密数字货币和区块链项目筹措资金的常用方式,早期参与者可以从中获得初始产生的加密数字货币作为回报。中国央行早在去年9月就发布ICO禁令,遏制代投模式愈演愈烈,避免金融风险的进一步扩大,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中国,ICO已经衍生出势头强劲的变种。


基金化投资愈演愈烈。《21世纪经济报道》曾经发布新闻称,为了规避中国政策监管,一些ICO项目不接受中国个人投资者资金,转而倾向从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募资。这无形间催生出ICO项目基金化投资兴起。不少ICO专业投资人士纷纷在开曼群岛、塞舌尔设立离岸投资基金,向全球投资者募集资金再投资ICO项目。目前,多数基金募资规模约在4000-5000万美元,单个ICO项目平均投资额差不多在100万美元左右。

 

从本质上来说,离岸投资基金与个人ICO融资区别不大,可以说,就算在ICO监管严格的中国,变相的ICO仍在资本家之间存活,普通公众参与投资的机会越来越少,外媒Bitcoin.com自2017年起至今年三月的调查中显示,个体投资者或大众平均拿得到的代币已由55% 减至43%。各个项目为了争取投资都向机构型投资人喊出打折的口号,私募、预售机制折扣不一,在公众无法参与的私募阶段,基金化投资优势明显。

 

出走海外:瑞士和东南亚或成最大挡箭牌

 

“9·4”事件发生至今,在明面上,中国的ICO项目逐渐减少,但迁移海外注册的ICO却是数见不鲜,在中国ICO项目方选择出走的国家中,瑞士和东南亚成为首选。

 

瑞士政府于1934年制订了西方第一部关于银行保密制度的法律,规定所有金融从业者,未经存款人的同意,均不得泄露任何与其业务有关的资料。

 


这成为了瑞士金融业崛起的有效法律武器。但这部法律也使得瑞士银行沦为了各国贪官和黑道洗黑钱的首选之地,各国ICO项目发起人之所以看中瑞士,无法是因为该地宽松的监管政策和极低的税费。


在瑞士,不仅允许居民们使用比特币来购买商品,对区块链技术也非常积极。该国最近还在以太币区块链上发起了数字身份证的活动。这种宽松的监管情绪蔓延到了ICO上。据媒体报道,瑞士基金会监察委员曾表示ICO基金会与其他基金会一样都是生意,因此无需对其采取特别监管,他们甚至还允许这些基金会赚钱牟利。

 

而东南亚由于经济发展需求旺盛,在区块链巨大的行业红利面前,各国都没有放过这个风口。据“链得得”报道,目前菲律宾已部署Visa区块链支付系统且ICO合法化、印度交易所计划建立中心数据库、印尼监管机构开发技术沙箱、马来西亚银行试行区块链支付系统、新加坡交易所高达十几家,东南亚“全民区块链”的风气为ICO提供了理想的温床。

 

资金暗道频现:全球ICO监管力度不均

 

前文提到,全球ICO市场已经筹得137亿美元,那么,这笔巨款去了哪里?

 

据安永的一项调研报告显示,在通过ICO募资的基金中,有超过10%都因黑客袭击而被盗取或丢失。而另外90%,有超过一半的资金被转入私人银行,在这条由混乱铺就的资金暗道中,超过一半的钱没有落实到项目实处。

 

因此,目前数字货币交易在多国都遭遇了监管的严格限制。各国对于ICO的打击力度也日益加强,从一开始的忽视到严格禁止,监管层的态度日益强硬。目前中国和韩国对数字货币市场的限制最为严格。


《华尔街见闻》曾报道,就在一些国家明令禁止ICO或限制ICO时,另一些国家却把ICO当做提升本国技术实力的机会大开绿灯。去年底,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签署命令,将对数字货币交易、ICO进行减税、法律激励等措施,以促使白俄罗斯成为国际科技中心。最新研究显示,美国、瑞士与新加坡名列“最有利进行首次代币发行(ICO) 国家”前三名。俄罗斯、爱沙尼亚和英国是进行加密货币项目融资最具前景的国家之一。

 

链虎小评


所有虚拟货币,不管技术被吹嘘得多先进,数量多有限,他们的净资产价值都是从零起步,其价格由交易者决定。虚拟货币进入金融市场之后,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一夜暴富,而不明就里的散户们就成了被割的韭菜。如果泡沫破灭,一切虚拟货币都会回归其原本价值。

 

现有的ICO项目往往处于孵化阶段,我们能看到了也只有白皮书和粗糙的1.0版应用,其商业模式还未成型,监管者很难像IPO上市一样,对ICO项目的前景和价值做出专业、合理的评价。监管者最佳的角色是市场创新的“守门人”,而不是“清道夫”,不管在中国还是海外,具备完整共识机制的监管框架才能有效避免漏洞和投机者“钻空子”的行为。

(扫二维码 入群交流)

区块链百科
微信扫码
行业动态资讯早知道

Copyright © 2022 链视界 粤ICP备2021100744号   Designed by 链视界